改进环卫作业模式 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机械清扫方面,在早晚两班制的基础上,增设凌晨深度联合作业时段,引入“1+4”(1辆洒水车+4辆洗扫车)联合作业模式,日间深度保洁车补扫,实现深度保洁全覆盖无死角;人行道实行“1+1”洗扫模式,即1台小型冲洗车冲刷人行道垃圾至慢车道,1台中型洗扫车跟进协同清理。人工清扫方面,在保留早班普扫的基础上,将“两保洁”升级为“动态巡回保洁”,实现重点路段15分钟巡回频次,捡拾分车带白色垃圾及侧石边清洗;成立“快保队”作业小组,填补上下班保洁空档期。垃圾清运方面,严格落实“信息点对点、车载满又满”要求,构建“一车包四站、责任到人、责任到车”的管理机制,优化路线与任务精准整合,快速对接;加大中转站设备清理力度,定期对压缩设备、箱体等进行深度清洁保养,保障设施持续高效运行。公厕服务方面,在公厕“八净八无”基础上,增加保洁消杀频次,做到“一客一洁一消杀”,提高服务质量,延长服务时间。监督管理方面,按作业类型细分检查维度,人工清扫侧重普扫完整性、巡回频次及死角清洁力度;机械清扫聚焦作业时段合规性、车辆效率及路面洁净度;垃圾清运与公厕管理则对应考核负荷达标率、设施完好度及服务满意度。同时建立“问题—责任—整改—复核”闭环机制,明确具体问题点位、责任人员及整改时限,确保每项问题有跟踪、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