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建设【2025】第17期
发布时间:2025-08-01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护 推进城市精细化发展  住建局秉持精致、精细维护理念,不断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力度,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形象。一是强化部署高位推动抓落实。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市政设施巡查管护工作,靠实巡查管护责任,提高巡查管护效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抓好市政设施维护的日常工作之中。二是高频巡查立行立改抓落实。建立“市政中心+网格员”巡查反馈模式,及时消除管护工作中存在的盲点、死角,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完好率。今年上半年,市政道理方面,累计维修快、慢车道坑槽18000平方米,修补人行道坑槽3000平方米;公共卫生设施方面,持续做好127座公厕、83座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的运维保洁作业工作,清运垃圾17207车,垃圾49734.67吨,清运率达100%;河道管护方面,打捞河道绿藻、水草、白色垃圾及漂浮物约155余吨、清理河道护坡杂草35000余平方米、增设安全护栏3处、更换警示标牌92处、药物治理绿藻17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方面,完成城区48条道路、79处公园游园、488.99万平方米的绿地养护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科)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 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一是强化信访问题排查。坚持前端治理与末端处理相结合,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民留言,对标住建领域不稳定因素、重点人员定期稳控,深入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有效化解诸多潜在信访问题。二是优化信访干部队伍建设。针对住建系统信访问题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农民工工资清欠以及小区物业服务等方面,选拔业务骨干,形成专业互补的人才梯队,通过专业人才诊断和跨部门协同,快速完成全流程工作,高效化解安全隐患。三是开展信访攻坚行动。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按照“急事特办快办、简单问题简化办、复杂问题联动办”的工作原则,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住建局接待来访群众29起共计800余人次,受理国家信访局和省信访局转办件79件,其中反映“延期交房”40件,“拖欠农民工工资”25件,“小区物业服务”等相关问题4件,目前已办结69件。

                          (政策法规与执法监督科)

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  自2022年5月起,住建局围绕自建房建设年代、结构类型、使用用途、是否存在违规改扩建等情况,对全区自建房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完成自建房安全隐患归集平台信息录入。期间共排查经营性自建房11973栋,其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15栋,一定安全隐患131栋;其他自建房314150栋,其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181栋,一定安全隐患1277栋。对于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自建房,指导业主立即整改后,由相关部门验收;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自建房,采取停用、封闭、拆除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建立隐患整治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今年截至7月底,住建局整改销号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78栋,其他自建房1109栋,至此全区存在隐患的1604栋自建房已全部整改销号,整改率100%。

(工程质量安全与消防验收科)

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小区停放充电设施建设  全面排查,摸清需求底数。开展全区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摸底调查工作,对住宅小区数量及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原配建自行车停放设施(棚、库、场等)数量及充电设施缺口数量进行详细统计,全面摸清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设施需求。扎实推进,建设充电设施。对于有可利用空间的既有住宅小区,充分利用小区内公共空间或原有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在满足安全、绿化等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停车棚与充电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全面加快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进程。对于公共空间相对不足的小区,协调相关街道,统筹规划利用社区公共空间进行配建和改造。强化管理,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并指导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小区公告、社区宣传栏以及微信、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警示教育,提醒居民自觉规范电动车的安全停放和充电行为,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上半年,已完成改造富士花园、德鸿迎宾府、小康家园、丹桂园等四个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104个。

(城市更新办公室)

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明确目标,从城区、街区、社区、住房四个评估维度开展全域城市体检,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完整社区建设等中心工作,编制《济源示范区2025年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保障,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上半年赴郑对接省办沟通城市更新工作及政策2次;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经省厅依据电梯更新台数分配系数,济源最终4台电梯获资金支持。促进实效,聚焦城市功能完善、安全韧性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69个城市更新项目,其中在建项目45个,储备项目9个,智能化公共交通出行服务设施项目、河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15个项目已竣工,上半年累计完成年度投资额18.5亿元。

               (城市更新办公室)

构建“无人机+网格员”执法新模式织密违建防控网  为全方位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示范区住建局紧紧围绕“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目标,以“零容忍”态度严控违法建设,持续推动全区环境秩序不断优化。创新运用“无人机巡查+网格员排查”模式,搭建起“空中+地面”双线巡查体系,加大对中心城区自建房、住宅小区及各类工程违法建设的巡查、管控力度。操控无人机定期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低空精细化巡查,精准找出隐蔽的违法建设。网格员借助网格化管理机制,针对居民区、商铺周边等违建易发区域开展动态排查工作,保证新增违建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置”。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力巡查的高效配合,实现对违建管控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5月份以来,住建局依据“应拆尽拆”的原则,共制止城中村自建房违法建设70处,下达停工通知书70份,拆除违法建筑550余平方米。

      (城市综合执法支队)

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住建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及济源市房地产经纪协会联合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是否按规定办理经纪机构备案证明,同时查验中介机构的经营场所、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是否与登记备案信息一致;从业人员是否办理实名登记并持证上岗;是否在经营场所公示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部分门店存在公示内容上墙不全等问题,被要求现场或限期整改。在查处违规行为的同时,执法人员坚持管理与宣导并重,督促各房地产中介机构认真学习领会房地产经纪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员管理,规范宣传口径,不得隐瞒、提供虚假信息,切实履行各机构管理责任。此次共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12家,发现问题10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10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房产服务中心)

打造智慧供水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赋能添力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智慧供水服务体系。企业用户通过“一码通”业务办理平台,扫码即可随时随地办理用水业务,轻松完成水费查询、故障报修等操作,无需再前往营业厅。住建局线上通过“智慧供水查询宝”实时监测企业用水状况,提供水压、水量预警服务;线下成立供水便企服务队,定期走访重点企业、产业园区,主动了解用水需求与难题,提供定制化用水方案,助力企业提前防范用水风险,实现科学用水与成本节约。在工程建设领域,“水电气暖通建设联合施工”模式有效整合各类管线施工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协同作业,各部门紧密配合减少道路重复开挖,使工程周期缩短30%以上,企业建设成本降低20%左右,实现“开挖即修复、完工即畅通”,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企业经营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优化提升审批流程 推进水电气暖通联合报装  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将水电气暖通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程序,在项目策划生成、规划阶段,第一时间将项目审批、备案等信息共享至供水、排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市政服务企业和通信管理部门,及时为企业办理临时用水、用电接入等手续,同步推进红线外建筑区划接入工程和红线内市政配套工程设计工作,有效避免市政公用管网相互干扰、重复开挖等问题。一次申请,一表通办。企业可通过济源政务服务网、济源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或网上国网APP进行线上申报,或在市民之家水电气暖通联合报装综合受理窗口以及各专营单位营业网点开展线下申报,全程只需准备“一套资料”、填写“一张表单”,即可享受水电气暖通“一次办”服务。联合审验,一次办好。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现场验收,将发现问题一次性告知,指导企业整改一次性到位,确保“水电气暖通联合报装”完成闭环。通过统一规划、协调作业,平均施工周期由单独施工的45天缩短至30天,工期压缩幅度达30%以上,企业建设成本降低20%左右。

                          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推进公租房“高效办成一件事” 打造便民服务新标杆  住建局始终聚焦民生,将群众需求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需求,持续推动申请公租房“一件事”改革,优化线下线上申请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着力解决群众公租房申请面临的“材料多、流程繁、跑动勤”问题。线上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打造公租房申请“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依托河南政务服务网和豫事办客户端,实现申请、审核、公示等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无需重复提交材料。线下在市民之家、各镇办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一件事窗口”,实现政策咨询、材料受理、提交申请“一窗通办”,工作人员全程指导,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办事“零障碍”。通过打破民政、不动产、住房保障情况等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比对申请人自主上传的信息,将原本需要半年的审核流程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最快当天即可完成审批。同时,优化选房配租机制,采用“系统摇号+抓阄选房”模式,进一步提高保障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

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公众号

微博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单位地址:河南省济源市二区9号楼    举报投诉
联系电话:0391-6633637(办公室/传真)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6 | 豫ICP备2022022825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5号

技术支持:河南九华云软件有限公司(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