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建设【2025】第15期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筑牢防汛“安全网” 守护城市安全线一是统筹部署,织密防汛“责任网”。多次召开防汛专题会议,针对城市积水排涝关键部位、易涝点位、低洼地段等要害区域进行再部署、再细化。组建市政设施、建筑施工、住宅小区、城市供应4个专项工作组13支防汛抢险队伍1720余人,建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快速响应”的应急体系,确保防汛工作无死角、无盲区。二是全域排查,筑牢城市“防洪堤”。对城区52条道路、215公里排水管道、8条城市河道等700余处防汛重点部位,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步推进河道清淤工程,对全市14条城市河道实施全段疏浚清障,目前已累计清理淤泥杂物6.7万立方米,有效提升河道行洪能力。针对6处易涝积水点持续开展“一点一策”整治,通过新增排水沟、安装雨水排涝泵站、管道清淤等措施,从源头改善积水隐患。同时,对46个在建工地开展安全隐患“清零行动”,严查深基坑、起重机械等设施防汛措施,对城市供排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系统性检修,确保安全运行。针对物业小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关键区域,组织物业做好雨水篦子杂物清理、警示标识预置等工作。三是备足物资,激活应急“响应力”。全面盘清防汛物资库存,加大沙袋、抽水泵等装备储备,确保“备得足、调得动、用得上”。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体防汛人员在岗待命,动态掌握雨情水情,确保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处置。

                                  (城市管理科)

王屋路南延顺利打通具备临时通车条件  住建局秉持民生优先、问题导向的原则,对全区“断头路”进行多次摸排,2025年计划打通6条断头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住建局围绕征地拆迁、土地转征、手续办理、资金支持等工作,包联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建立项目台账,界定责任分工,倒排工期,制定详细施工计划,明确任务目标,严格督导落实,全程实施盯办。同时坚持高品质建设,及时收集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实行周督导、旬调度、月通报制度,持续跟踪问效,在工程质量、安全施工、扬尘治理等方面严格把关,持续保持精细化施工。6月11日,王屋路南延(科教街至南环路段)主车道完成底层沥青铺设,现已具备临时通车条件。

(城市建设科)

聚力项目服务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提前介入+过程指导+事后跟踪”全周期服务模式,组织专家深入项目现场对消防设计、结构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前置技术指导,提出针对性审查意见。全面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建立项目专项微信群,实现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审查机构无缝对接,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截至5月底,累计开展专项服务1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20个。推进建设工程“数字化联审”。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的人防、消防等图纸审查统一纳入联合审图范围,实行一家审查机构审查,一次告知全部审查意见,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推行数字化联合审图,依托数字化审图系统,线上完成施工图审查全过程,实现审查全程可追溯,电子文件同步存档,有效解决线下审图资料存储空间大、查询慢、易丢失等问题。建立容缺受理机制。针对重点项目“落地快、建设急”特点,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建设单位在保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符合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即可通过河南省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平台开展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现技术审查与规划许可同步推进,将大、中型工程及以下工程图纸审查时间分别压缩至10个、7个工作日。

(城市与建筑设计科)

多点推动提升城市燃气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持续开展燃气市场专项排查整治。成立4个督导组,对“九小”场所、商住混合体、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排查督导,累计出动930余人次,检查场所2086处,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50余处。二是有序推进“瓶改管”工作按照目标要求,做到应改尽改、能改快改,尽快实现“减瓶去瓶”直至“清瓶”目标。同时结合实际,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对不具备“瓶改管”但满足“改电”条件的,积极推进“气改电”工作。上半年累计完成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含“气改电”)1006户,已超额完成省定年度700户的任务目标。三是加快燃气老旧管网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对全市“带病运行”燃气管网进行细致排查,全面摸清燃气管道存量改造底数,制定项目清单和实施计划。今年已完成改造14公里,占年度改造任务的54%。四是加强“黑气”整治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黑气贩、黑气瓶、黑窝点”,今年累计收缴“黑气瓶”218个,扣除非法车辆2辆,移交公安机关3人,行政拘留2人。

               (燃气专班)

设置97处临时销售点助力应季瓜果销售 为进一步解决本地应季瓜果“售卖难”问题,规范瓜果摊点经营秩序,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5月底,住建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堵疏结合、便民利民、合理布局、规范有序”工作原则,从解决瓜(果)农销售难题、便利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经现场勘察、科学选址,在全市设置应季瓜果临时销售点97处。其中,沁园街道办事处35处、济水街道办事处21处、北海街道办事处19处、玉泉街道办事处9处、天坛街道办事处13处。

      (城市综合执法支队)

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全面开展动员部署4月份组织全区5个办事处、6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召开动员会,开展为期2年的专项整治活动,从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物业服务收费不规范等5个方面进行集中整治,解决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态度差、管理水平低、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广泛征集问题线索。4月23日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线索的公告》,现已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21条,组织20余人次进行监督检查,已对25家物业企业开展检查。三是设立质价相符、公共收益监督牌。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公共收益收支等情况,在小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目前已有98个小区张贴质价相符监督牌。

(房产服务中心)

大力推广建筑外墙结构保温一体化新技术  住建局始终把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检查、考核。一方面,通过组织宣贯会、现场观摩等活动,加大推行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宣传力度,使设计、施工、监理及房产开发企业工作人员了解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建筑外保温工程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建筑保温质量责任制,落实质量问题追溯制度、质量事故问责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努力提高工作效益,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目前,济源已有宝龙广场、华宏城两个项目采用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总建筑面积突破40万平方米,其中华宏城项目更是将该技术应用于全部外墙,实现了我区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新突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强化建筑起重机械安拆管理筑牢工地安全防线  住建局结合“双随机”和日常抽查抽测工作,持续加大塔吊、施工电梯安拆作业环节的监督抽查力度,要求现场安拆技术交底影像留痕,严格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拆现场旁站制度;针对无证上岗、不按标准配备特种作业人员、使用非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和未办理设备安拆告知手续等情形,加大查处力度。同时建立安拆台账,针对每一台设备的安拆时间、备案证号、监管人员、检查记录等信息作出详细、统一的整理并归档,跟踪整改情况,形成长效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完成87台起重机械安拆报审工作,其中塔吊安装21台,拆卸35台;施工电梯安装14台,拆卸17台;均按照安拆程序,严格方案审核并现场核查,确保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公众号

微博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单位地址:河南省济源市二区9号楼    举报投诉
联系电话:0391-6633637(办公室/传真)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6 | 豫ICP备2022022825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5号

技术支持:河南九华云软件有限公司(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