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376/2019-00407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机关: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
2019年06月28日
标  题:
​ 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议的回复
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议的回复

田青霞、丁三保、王卫东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局以巩固城市创建成果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构建以法制、精细、服务为主体的工作体系,使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长效管理明显进步、社会评价明显提高。

一、强力治理违章建筑。按照“规划先行、疏堵结合、惩防并举、逐步规范”的整治目标,全面加大城中村违法建设监管力度,出台了《济源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居建设秩序的意见》,下发了《关于严禁在全市城乡规划区内私搭乱建和违法建设的公告》2000份,对中心城区强占多占宅基地和违反规划的“隔夜楼”、加盖加层的违法建设、挤占消防通道、占压管线、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坚决拆除,对确因住房需求、且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经个人申请、居委会同意、辖区政府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许可的,可以按规定进行建设。累计办理村居建房手续127处,查处城中村民房建设125起,停工通知书548份,暂扣违法建设施工工具230余件,分期分批拆除违法建设10000余平方米。

二、重点治理占道经营。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取缔中心城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整治方案》、《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集中整治夜间店外就餐、占道经营实施方案》、《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按照“疏堵结合、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相结合”的原则和“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规范”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重点对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影响市容环境的占道经营行为,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取缔占道经营和随意摆摊设点8000余处,取缔主次干道店铺(含住户)店外经营、骑门经营6000处,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无占道经营、无店外经营、无骑门经营、无流动摊点,为市民营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

三、积极整治非法小广告。优化、细化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非法小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投资10万余元开通城市“小广告”电话追呼系统(俗称“呼死你”),对在公共设施及建筑立面乱贴乱画、乱喷乱涂小广告现象进行专项治理。目前,已对600余个非法小广告进行追呼,追呼次数达1000万余次,处罚违法张贴小广告当事人100余人,追呼停机号码200余个。采取分片负责、责任到人、集中清理、有效规范的措施,安排专人清理非法小广告,严厉打击乱写、乱贴、乱发、乱画及相关乱扯乱挂等破坏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共抓获小广告喷涂者15人,清理墙面、地面喷涂非法小广告2万余处,清理张贴非法小广告5万余处,建立健全监管防控长效机制,营造了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

四、不断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优化、细化出台了《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集中开展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方案》、《济源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每年春季对市区非机动车停放线进行重新喷划。在日常管理中,加大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力度,引导市民有序停放,同时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商户参与到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中来。定期开展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活动,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车站、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累计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6万余辆,劝导教育2000余人,城市市容秩序得到了极大改观。

五、逐步规范广告投施和标识监管。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户外广告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开展户外广告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安装公益广告的通知》、《关于户外广告设施拆除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重新修订了《济源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逐步规范户外广告及标识管理力度。

在日常管理中,每年都对中心城区所有户外广告进行排查,对广告设施的标准、安全、美观及审批程序等方面整治,拆除破损、陈旧、无主的户外广告。累计整改维修破损灯箱163处、画布陈旧或脱落88处、拆除破损落地灯箱广告22处、修复市区楼顶广告牌破损的画布42处、拆除违章建设楼顶广告牌1处,拆除维修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完成落地广告灯箱更新工作和各主次干道的商户门匾统计工作。

在公益广告建设方面,投资210余万元,在政府一区、二区等全市主要街道路口、景区、政府机关设置公益雕塑小品50个,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沁园路、黄河路等10条城市主干道300余块公益广告设置工作;在重点路段和繁华区域设置了3处大型LED广告屏,每天流动播放各类公益宣传标语,不仅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六、高标准提升城市亮化水平。为丰富完善夜景亮化循环线路,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2017年国庆节前城市夜景亮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火车站广场区域亮化工作的通知》,组织实施了世纪广场周边区域夜景亮化工程。其中政府投资800余万元,社会投资400余万元,在原来城市亮化的基础上,以城市出入口、世纪广场和新建高层楼体为切入点,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效能管理,切实改善城市形象,提高了亮化档次,提升了城市品位。

制定《济源市城市夜景亮化巡查制度》,每年累计巡查50余次,通知各单位亮化维修400余次,下达《亮化维修通知单》30余份,并与市创建办、督查局结合,定期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市区夜景亮化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亮灯率达100%。

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楼体亮化、桥体亮化、水体亮化、树体亮化、道路亮化、灯塔亮化、广告牌匾亮化、游园广场亮化为依托,以社区亮化、庭院亮化为补充,以户外广告灯饰为纽带,突出中心部位,做到点、线、面互相结合的一幅主体化、多层次、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城市夜景。城市整体品位有了明显提升,使城市夜景亮化景观成为济源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七、大力推行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城市相关要求及标准,相继制订了《环卫作业质量考核办法》和《环卫工作质量考核细则》等制度,不断提升环卫整体作业质量及精细化服务水平。

一是每天出动536名环卫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市区525万㎡43条主次干道的全扫全保任务,重点加大分车带内白色垃圾清理力度;二是严格执行“以克论净”、“双十标准”,每天出动20辆机扫车对43条主次干道至少开展3次机械化清扫作业频次,机械化清扫率达80%以上;三是每天对89座公厕和74座垃圾中转站地面、墙面等进行不间断的清洗和保洁,保洁面积达3.5万㎡;四是及时对道路两侧的2600余个果皮箱进行不间断保洁,并及时维修破损的果皮箱;五是及时清运74座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垃圾日产日清,杜绝“抛、冒、滴、漏”现象;六是严格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济源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于2006年4月建成,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使用先进设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010年4月建成渗滤液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渗沥液100吨,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化处理+膜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在日常运行中,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严格按照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583吨,达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推进长效管理是我们矢志不渝奋斗的目标,我们将紧紧坚持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化依法行政”为目标,突出“亲民、文明、规范、和谐”四大主题,“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新跨越。

感谢您们对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支持。

                                2019年6月2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城市综合执法局    6689828

联系人:王会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电话:0391-6633637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二区9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2825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5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