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5692376/2025-00141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0日
标  题:
​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48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248号提案的答复


济建202575                   签发人:王剑波

办理结果:B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一四次会议第114248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田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质量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无障碍环境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令第622号)和《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84号),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大力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职责领域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不断深入,城市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一)城市道路方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将无障碍设施理念贯穿到道路提升改造、断头路打通工作全过程。2021年以来新配建人行盲道19.8公里,累计新(改)建人行盲道63公里,新建、改造、扩建道路缘石坡道设置率达到100%,同时积极结合交通运输部门,道路改造过程中同步对沿线的102处公共汽车站台进行无障碍化改造,增设无障碍坡道及盲道。目前,济源城区主次干道均已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主要道路交叉口均设置缘石坡道,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全面普及。

(二)公共建筑、城市广场绿地方面。市民之家、行政区办公楼、各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建筑100%设置无障碍设施,依托咨询台、绿色窗口、老年人服务专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为残疾人、老年人、母婴等特殊办事群体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市政公用行业服务大厅设置10处便民志愿服务站,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医药箱、口罩、雨伞等服务用品,方便群众办事。城区81处公园、游园、绿地、广场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有序,出入口通道与人行道衔接平整。建成区151座公共卫生间,除受地势条件限制的10座公共卫生间外,其余141座均按照规范要求增设了无障碍厕位、无障碍通道、扶手等设施,具备条件的还配建了第三卫生间,在相应位置均设置无障碍标志。示范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城、篮球城、训练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无障碍设施和网络100%覆盖,有力保障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居住建筑方面。2019年以来,按照无障碍设置要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居住建筑及小区内部,全面进行出入口坡化处理,配建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楼梯扶手等设施。目前,建成区92个物业小区1048栋楼,应配建实配建无障碍通道960个,电梯1533座,配建率100%。针对残疾人家庭,由济源残联统筹,实行一户一策,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改造内容涉及地面硬化、坡化、房门改造、安装扶手、低位灶台、卫生间改造、安装热水器等7个方面,自2012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以来,济源残联为全市已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共计700余户。

(四)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停车场)方面。济源汽车客运车站无障碍设施设备齐全,100%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停车位。2021年,我局牵头出台济源无障碍停车位设置规范,在有条件的公园、广场新建配建公共停车场共5783个车位,其中,按照501的配建标准施划建设无障碍停车位15个,配建率达100%。公安部门在城市中心区沁园路、黄河大道、玉川街、济源大道、济水大街、湨河南街等道路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装置。

(六)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率先在全省完成政府网站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市政府门户网站、22个政府部门网站均已开通“无障碍阅读”和“适老模式”,全方位优化用户体验,实现了网页大字幕、网页内容朗读、读网操作提示和语音辅助等功能,保障老年人、视力障碍和听力障碍人士等特殊群体便捷地通过网站获取政务信息。

虽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不足、城市建设管理资金历史欠账多等原因,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该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持续跟踪、不断提升,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建更加规范、优化、便利的无障碍人居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解决有没有”,同时着力解决好不好”“管不管用的问题,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目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涉及到多领域、部门,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动建立完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机制,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到城市更新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多项工作中,形成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是分期分批改造。继续加大排查力度,结合数字城管、12319、媒体监督等多种监督反馈,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科学有序、分类推进原则将发现的问题形成台账,对可立行立改的、违反强制性规范的问题,明确时间节点,限期改造到位;对财政资金可承担、提升改造类的内容,积极申请列入政府投资项目,按程序推进建设;对投资较大的,加强项目谋划包装,通过政府专项债券或平台融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严格执行标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严格全过程、一体化推进无障碍设施设计、图纸审查、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对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施工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等手续,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新建无障碍设施与周边无障碍设施有机衔接。

四是注重设施管理。结合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乡村等创建活动,督促各相关单位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并进行无障碍环境知识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切实发挥无障碍设施效用。同时,结合各执法部门,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监督管理,对侵占、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依法处罚,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树立无障碍设施建设意识。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大力实施普法教育,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河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进工地、进小区。广泛利用网站、微信、媒体等渠道,通过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全面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理论宣传与案例宣传相结合等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感谢您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5730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633012

联系人:燕奇异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代表人数另加5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济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25730日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底部栏目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电话:0391-6633637

地址: 河南省济源市二区9号楼 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2825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5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