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建文〔2025〕66号 签发人:王剑波
办理结果:B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91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于根、张方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示范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加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是推进城镇一体化、助推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科学的城镇一体化环卫管理体系,融入智慧化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城镇环境卫生水平,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职责,我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多点发力,完善环卫终端体系建设。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镇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要实现城镇一体智慧化环卫工作的长效规范运行,须建立在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终端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局加快推进各项环卫终端处置设施建设,不断引进民间资本,采用BOT模式,建成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配套飞灰转存厂,已稳定运行7年,累计处理全域生活垃圾达1082191.689吨,处理工艺得到专业化和精细化。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绿色分拣中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期项目建成后将达到60吨/天餐厨垃圾清运处理能力,有力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是优化各镇环卫设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局指导各镇更新补配环卫设施50余件,更新垃圾转运车辆1辆。目前,11个镇共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179座,452个行政村设垃圾桶7875个,配备垃圾压缩车16辆。2024年,共清运11个镇生活垃圾73775.81吨,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三是落实一把扫帚扫到底的机制,形成保洁工作一张网。我市中心城区53条主次干道620万㎡的道路清扫保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已实现市场化运营。5个街道办事处管护区域面积78250.8㎡的背街小巷和6米外人行道,目前正在按照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划分等级,并制定作业考核标准,做到同城同标,用一套标准规范城市环卫作业,全力推动“席地而坐”城市管理品牌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优化环卫设施布局,构建完善城镇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根据我市人口数量和产业分布特点,结合各镇发展趋势及国土空间总规,近期将以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绿色分拣中心项目建设为重点(轵城镇),进一步优化城镇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建筑垃圾消纳场一处(克井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一处(经开区)。通过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步扩大综合处置能力,不断升级日常保洁系统,提升我市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升级数字化监管平台,探索智慧化管理新模式。根据现阶段智慧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更新已有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平台的综合集成、迭代升级。通过完善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在环卫工作中实时调控、监督检查等作用,积极探索实施环卫智慧化管理的新模式,达到对环卫设施、作业质量的有效监管,实现环卫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三提升。
三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地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管理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强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步提高群众对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为推进城镇一体化环卫工作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进一步完善环卫作业考核评价体系。在前期《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购买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细化各镇、村居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将环卫作业质量与镇、村绩效考核评价相结合,完善激励惩罚机制,加强对各镇环卫作业情况的检查、考核、指导,全面提高示范区全域环境卫生水平。
五是多角度加大环卫资金保障力度。一方面,进一步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对环境卫生工作的资金保障,尤其是在环卫设施建设、机械化设备的购置、智能化手段配备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协调财政部门积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兑现奖励资金,提高代征单位(镇、办)的工作积极性。
感谢你们对我市环卫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5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652872
联系人:吴 楠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代表人数另加5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25年7月30日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