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建文〔2020〕34号 签发人:刘万玉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010号提案的答复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焦昕亮、牛文魁、张燕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当前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为此,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势在必行。为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3月1日河南省住建厅下达《关于全面启动省辖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函》后,我市积极启动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定方案,落实保障
济源示范区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城市创建的重要工作来抓。为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5月份,赴郑州市、安阳市考察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6月份,充分借鉴各地市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分别向26个市直机关单位、5个街道办事处书面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了修改。2019年8月,示范区管委会会议要求修改完善《方案》后提交示范区党工委研究。目前,按照示范区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已将《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示范区党工委研究。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
积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利用电子屏幕、微信微博平台和采取知识竞赛,以及分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发动志愿者参与等形式,发动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深入社区开展“垃圾不落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活动,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广大群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不落地”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知识纳入全市,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环保意识。
三、开展试点,积累经验
先后在喜洋洋小区、济水苑小区、御景尚都小区及承留花石、思礼涧南庄等村庄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设置分类垃圾箱、印发宣传彩页,组织志愿者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讲解指导,引导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为下步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积累经验。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市在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各事业单位均配备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引导大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今年我市将逐步扩大垃圾分类示范点范围,今年年底前全市公共机构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以上,至少1个街道办事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大件垃圾、湿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等处理设施。
四、完善终端,确保实效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活垃圾在源头上分类,只是完成第一步,终端处置直接决定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我局全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处置等垃圾分类终端设施建设,2019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试运行,今年5月初验合格;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有望明年投入使用。
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建议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探索“社工+志愿者”等模式,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服务。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体纳入环境信用体系;推动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引导各单位全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美好生活新时尚。
感谢您们对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支持。
2020年9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6652872
联系人:李小青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