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建文〔2025〕20号 签发人:王剑波
办理结果:B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7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程江、李霞、李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居民小区安装普及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基础保障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纪要》(〔2023〕20号)明确“由交投集团投资、建设、运营济源全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协助交投集团,以《济源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为基础,开展充电设施建设选址及审批备案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充电设施投资建设,进一步扩大充电服务供给。
据了解,河南省住建厅拟出台《河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为确保政策协同统一,我市将在省住建厅文件正式出台后,结合济源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济源示范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目前,我局已先行起草《济源示范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为有效解决已建成小区充电桩安装及使用中的各类问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新建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工作指引》,明确规定新审批住宅项目充电设施车位比例不低于10%,且要求其余车位需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从源头保障新建小区的充电需求。
(二)推进充电桩建设,缓解小区居民充电难题
全力推动居民住宅小区周边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有效缓解居民充电难题。2024年,已建成28处充电站,共计447个充电桩。其中,在居民小区周边区域建成10处充电站、142个充电桩,服务范围覆盖移民局、锦绣家园、怡景花苑、电厂家属院、建业天玺、富贵苑、阳光苑等40余个小区。2025年,计划新建350个充电桩,其中在居民小区周边建设7处充电站(含124个充电桩),将服务交通花园、时代广场、文昌家园、合秀苑、国泰花园、东方印等30余个小区,进一步满足周边居民的充电需求。
(三)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技术应用
为破解既有住宅小区充电桩电力超负荷问题,我局协同供电、消防部门,积极探索学习先进地市既有住宅小区充电桩增容模式。针对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问题,一是采用智能地锁管控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在公共区域充电站试点安装新能源车位自动感应地锁。利用充电桩联动与车牌AI识别双重验证机制,精准识别新能源车辆。车辆充电完成后,依据高峰/平谷时段差异化计时规则(30分钟—1小时)自动升锁,并推送挪车预警。二是利用社区周边公共停车位,规划20%—30%比例的新能源车辆专用停车区域,并在该区域内布设充电基础设施,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切实解决充电桩车位被占用的难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保障
深入开展实地走访与调研,全面掌握济源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梳理问题清单。加强与省住建厅沟通对接,结合济源实际,制定科学、精细的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办法,为充电桩建设运营提供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二)强化运行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加大对充电服务的管理力度,从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入手,规范充电设施运营。督促产权单位定期巡检,及时维修故障充电设施,采用新型智能设备,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加强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
持续加大居民住宅小区周边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投入,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原则,逐步扩大充电桩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居民充电压力,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优质充电条件。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文明氛围
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渠道,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知识和文明使用宣传活动,营造文明有序的充电环境。
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进充电桩在居民小区的安装普及,努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为推动绿色出行贡献力量。
感谢你们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5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636620
联系人:房俊成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代表人数另加20份)、市政府办公室1份、督查局1份。 |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2025年7月30日印 |